分享到: |
12月18日下午,西藏大学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赵俊猛教授在自治区地勘局区调队访问专业技术人员并指导工作。此次访问不仅为双方提供合作契机,更是一次宝贵的学术与实践交流机会。
在简短的欢迎仪式后,赵俊猛教授一行到地质调查一分院与同志们交流座谈,简要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他专注于中国西部壳幔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对资源环境制约研究等,尤其是在青藏高原隆升的地球动力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他还详细介绍了目前正在主持实施的“青藏高原国际岩石圈探测研究计划-‘羚羊计划’”的进展情况和阶段性成果。其团队在青藏高原开展了大量的、系统的、综合的地球物理探测研究,到目前已经完成的综合地球物理剖面超过11000公里,取得了海量的、高质量的综合地球物理数据,系统地揭示了中国西部盆(地)、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
地质调查一分院顿都院长向赵教授介绍了区调队地质调查基本情况、主要工作领域及近年来在地质调查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顿都表示:“地质调查工作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支撑与高校人才的参与,赵教授的到访为我们带来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这对我们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赵教授向区调队赠送了其编著的《喜马拉雅山隆升与季风协同演化过程》、《青藏高原北缘地球动力学条件》、《天山造山带岩石圈结构与动力学》及三套主编的“地学断面”图册,希望借此进一步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
最后,赵俊猛教授指出:“地质调查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高校教育与生产一线紧密结合是培养高素质地质人才的关键。此次到访,也希望他所带的研究生能够亲身感受和参与到实际地质调查工作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赵教授还特别强调了地质调查工作对于西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并表示愿与地勘局及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携手,共同推进西藏地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西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